大众网记者 潘文强 青岛报道
7月28日,青岛金融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丰朝晖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,介绍今年以来青岛金融监管领域工作成效,并回应媒体关切。会上披露,截至6月末,青岛银行业贷款余额达3.34万亿元,较年初增加1527亿元;保险业保费收入452亿元,同比增长8.31%,多项指标跑赢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,金融“活水”持续精准滴灌实体经济。
聚焦“五篇大文章” 政策“组合拳”赋能高质量发展
发布会上,丰朝晖介绍,今年以来青岛金融监管局锚定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打出系列政策“组合拳”。在顶层设计上,研究制定《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年”工作方案》,部署“365”工作要求——打造“蓝海金链”“外贸融通”“科创金擎”三大特色金融品牌,推进普惠、绿色、养老等六项重点任务,优化五种监管方式,构建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新格局。
针对消费提振,开展“强服务 助消费”专项行动,推出15条措施支持以旧换新、绿色消费等领域,鼓励金融机构定制新型消费场景产品。截至6月末,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89亿元,超额完成序时目标。在绿色金融领域,联合9部门出台指导意见,推动绿色贷款余额达5923.83亿元,较年初增幅15.28%,占比持续提升。
房地产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关注焦点。会上透露,青岛通过“1+2+2”专项行动激活房地产融资,316个“白名单”项目获授信2098亿元,放款1518亿元,审批放款率100%,3.8万套房屋顺利推进建设交付。小微企业融资方面,309个“金融服务驿站”覆盖全市,累计走访经营主体26.72万户,发放贷款2789.03亿元,贷款利率低至3.38%,新发放普惠小微无还本续贷同比增长65.8%。
科技金融“双试点” 突破 多项创新成果落地
科技金融领域,两大试点成效显著。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中,8只基金签约落地,总金额152.2亿元,山东省首个智能驾驶仓芯片领域项目已投资0.8亿元;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落地效率全国第二,截至6月末,13笔授信合计46.11亿元,11笔已放款25.01亿元。
据介绍,青岛还构建了“青科贷”“青科保”等系列补贴产品,191家次科技企业获超2600万元补贴,撬动贷款8.9亿元,企业融资成本降至2.5%。3家科技专业支行、多家特色支行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,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让“科创力”变“资金流”,全国首单专利密集型产品责任保险等创新产品,为科技企业保驾护航。
特色领域多点开花 金融精准滴灌实体经济
在农业领域,青岛特色农产品保险持续扩容,2024年提供风险保障40.71亿元,是2020年的4.83倍。生鲜牛乳保险入选全国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,今年将新增肉牛收入保险、蜜蜂气象指数保险,从“保成本”向“保收入”转型,30余个品类获精准保障。
在海洋金融方面,《青岛市海洋金融产品手册》收录33家机构 177项产品,涉海贷款达1449.06亿元,同比增长15.47%。下一步将推动蓝色债券、银团贷款等创新,打造海洋保险高层级平台,助力“4+4+2”现代海洋产业体系。
外贸支持上,2.64万户外贸企业实现走访全覆盖,发放贷款842.8亿元,出口信用保险承保99.4亿美元,均居全省首位。“自贸助贷”为59家企业融资10.81亿元,“信用保险+融资”模式为350余家出口企业增信超130亿元。
个体工商户获专项支持,7.05万户被走访,1.88万户获贷193.82亿元。“商 E 贷”“个体益贷”等产品破解“轻资产”融资难,26条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。
养老金融领域,养老金金融产品销售超146亿元,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231万户;“琴岛e保”参保151.5万人,60岁以上占比超40%;养老产业贷款达61.34亿元,3家险资养老社区提供1800余张床位,三年行动方案将进一步深化养老金、服务及产业金融创新。
强监管优服务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
监管方面,青岛通过“三公六清”标准严把市场准入,27个网点迁址、21个低效网点退出,384家保险中介全覆盖巡查。“金监・智远”三年行动纲要推进智能化监管,“新质智能检查实验室”强化穿透式监管,严惩违法违规行为,筑牢合规防线。
当前,青岛金融监管局正全力做好防汛及高温天气金融服务,指导保险机构“能赔快赔”,金融机构开设“清凉驿站”,以金融为民践行初心使命。下一步,青岛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,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。
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配资炒股官网开户-在线炒股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