崭新的展板、复原的办公场所、精心整理的革命文物……当我走进河南省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时,感觉一切都在诉说着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。我站在旧址南边的老戏台前,秋风掠过檐角,仿佛还能听见1945年的锣鼓声。
场馆负责人老曲向我介绍说,1945年1月,根据形势发展需要,豫西二地委决定撤销洛宁中心县委,并在北旧县村召开各级代表及群众参加的大会,宣布成立中共洛宁县委、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,当年的300多名农民代表就是在这里欢呼着庆祝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。
去年9月6日,我院接到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反映的线索:旧址纪念馆内消防设施不完善。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官,我见过太多“遗憾”:贵州千户苗寨的木楼燃起大火,福建土楼的百年楹联化作焦土,志愿者的线索让我们提心吊胆。
接到线索后,我立即和同事来到纪念馆内。推开偏厅的门,空荡荡的墙角让我的心猛地揪紧——整个修葺完善的纪念馆里,竟找不到一个灭火器。我踩着哒哒作响的木楼梯,翻开陈列柜里泛黄的抗战书信和其他革命信物,旁边就是各种电线线路的插座。同事小声说:“这要是起火,五分钟就能烧光几代人的记忆。”
那一刻,我仿佛看见80年前的画面:抗日民主政府的干部在这间土屋里彻夜工作,老乡们摸黑送来自家的粮食。如今,我们怎能连一盏安全的灯都给不了他们?
写检察建议书时,我反复斟酌每个字,不仅列明消防法条款,还把洛阳市乡镇执法方案翻得卷了边——要让相关责任部门明白,保护红色旧址不是“帮忙”,而是法定职责。深夜伏案,我总想起老曲指着枪械展柜说:“这是当年民兵用过的,上面还有血渍。”这些物件若因我们的懈怠消失,罪过何止是失职?
去年9月23日,这份检察建议书发给了相关责任部门。整改的三个月里,我来了六次。前几次,纪念馆内只是在一楼展厅摆放了几个干粉灭火器,但这远远不够。再后来,我与县消防队的同志实地踩点和规划。最后一次回访时,配备有消防锨、消防桶、沙袋、消防手电等设备的微型消防站在这里初具规模,装有灭火器的红罐在展厅角落闪闪发亮,“禁止吸烟”等警示性标志随处可见。老曲拉着我学习消防器材的操作,笑着说:“现在咱这‘红色堡垒’,算是真正扎牢了!”
今年5月,河南省洛宁县检察院检察官来到该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“回头看”,查看消防设施情况。
今年6月,我院联合县消防救援大队在纪念馆组织消防演习。当消防水龙划过天空,恍惚间似见烽烟弥漫。如今,我院联合文旅局成立了“红色遗产保护联盟”。每次排查,我都带着那本记满手绘平面图的笔记本——哪处电路要穿管、哪个展柜需防潮,写得密密麻麻。同事说我像“老村支书”。我知道,这些细节连着的,是当年民主政府干部伏案批文的木桌,是农会分粮的秤杆,是绝不能断的传承。
离开纪念馆时,夕阳给戏台镀了一层金。我抚过消防柜的玻璃面板,上面映出检徽的轮廓——80年前先烈们用鲜血守护的火种,今天终于被安全的灯光照亮。
(作者系河南省洛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杨效波)
(检察日报 刘立新 雷志帆)
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配资炒股官网开户-在线炒股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