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网记者 蒋甜 青岛报道
在医院就医,停车曾是一大难题。不过,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传来好消息,其停车场及金家岭地下停车场 “双车场互联 + 智慧管理” 案例荣获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服务创新类银奖,此前该方案已获院级一等奖。
今天走进青大附院崂山院区,可以看到以往停车难、交通拥堵的景象已不复存在。据了解,今年1月崂山院区停车场启用后,与金家岭立交地下停车场实现有效联动,周边泊位规模一下子扩展至3050个,形成了集地下环路、公共停车、行人系统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中心。
前往青大附院崂山院区就诊的车辆,可以通过金家岭立交停车场各个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区域,经负一层车行连接通道再进入青大附院崂山院区地下停车场,或将车停到金家岭立交停车场后,根据引导标识进入院区。据了解,市民可通过“青岛停车”App提前查询两个停车场的饱和状态,规划出行、按需停放,减少等待时间。
在高峰时段,停车场的高效调度系统发挥关键作用。通过大数据分析,系统实时监测车流量和车位使用情况,动态调整车位分配策略。当一个区域的车位即将饱和时,系统自动引导车辆前往其他相对空闲区域,避免局部拥堵,保障车辆快速通行和停放。
不仅如此,就医车辆还可通过海尔路、银川路地下系统直达门诊,大大缩短了患者从停车到进入门诊的时间,也缓解了周边交通拥堵状况。这一案例是青大附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,依托 “全市一个停车场” 平台,持续优化智慧停车服务的重要举措,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从全市来看,停车难题的破解也在稳步推进。今年全市计划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,截至目前,已建成项目29个、新增泊位5600余个,实现时间、任务双过半。下一步,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坚持 “挖潜扩容增供给、先急后缓保重点、智慧赋能提质效”,有效解决 “在哪建、谁来建、怎么建” 等关键问题,因地制宜增加公共停车泊位,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全年计划目标。
青大附院崂山院区 “双车场互联 + 智慧管理” 的创新实践,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题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,也让我们看到了智慧停车在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方面的巨大潜力。相信随着更多类似举措的推广和实施,市民的出行和就医体验将得到进一步改善。
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配资炒股官网开户-在线炒股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